查看原文
其他

指尖留住“百草香” 非遗越来越“年轻”

    草编,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之一,是农耕时期传承下来的朴素的民间文艺。皖北平原的手工草编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,原料多是野生黄草、苏草、席草、金丝草、蒲草、龙须草、马蔺草等,草茎光滑,质细而柔韧,易于加工、梳理和编制。

    在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草编的第三代传承人何树育的工作室中,陈列着琳琅满目、几可乱真的草编小动物,普通的植物叶子经过何树育之手便能“化腐朽为神奇”。

    细长的棕榈叶从中间对折,再穿进另一根棕榈叶中,然后草丝在指尖飞快地穿梭……五六分钟后,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出现在何树育的手中。远远望去,这只用棕榈叶精细编织出来的“蝴蝶”仿佛“活”了一般。何树育的草编,也在一次次庙会、非遗推广活动中,不知不觉勾起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。

师傅何树育。

何树育的草编作品孔雀。

    始于兴趣 坚持草编20余年

    走进何树育的草编工作室,室内散发出阵阵草叶香。威猛的老虎、卧立的老牛、活泼的蜻蜓……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草编作品像是拥有了神奇的生命,在一旁安静相守。今年48岁的何树育,一边让棕榈叶灵活在手指间编、扎、缝、插,一边津津乐道地和记者聊着他与草编的故事。

    打从何树育记事起,印象中的爷爷和父亲便有一双巧手,多种多样植物的草叶,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草鞋、草帽、草席等。“爷爷和父亲的草编,具有江淮地区皖北平原一带手工草编的地域特色,原料丰富。”何树育说,当时他觉得把草变成东西这个事情挺有意思的,就非常想学。

    何树育12岁时正式向爷爷和父亲学起了草编。起初,他只会打结、打扣等这些基础技法,学得时间长了,一些小动物也能在他的手里应运而生了。

    “看我能独立制作草编了,爷爷就带我去赶集、赶庙会,摆摊卖草编。”何树育笑着回忆道,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20岁刚出头的他,第一次摆摊,哪好意思面对人群大声吆喝做买卖,所以就把草编小动物一列列排好,一坐就坐上半天。

    自从何树育入了这行后,始终对草编充满了热爱与激情,总是在琢磨着让更多人接受和喜欢。20多年来,何树育不仅完整地继承了祖传草编的各种技艺,还对草编的多种技法进行了改良和创新,在造型上拓展了新的品种和内容,创作出更多迎合时代潮流的草编作品。如十二生肖、孔雀等这些个头偏大、编法复杂的动物编织技巧,便是他边“走出去”请教民间师傅边自己琢磨改进,最终能活学活用的。

    徒弟追随师傅 让草编技艺永远“年轻”

徒弟崔俊颖。

崔俊颖的草编作品昆虫。

    “草编作品能挣钱吗?”记者问。

    “挣不了太多钱,现在摆摊卖一般价格在八元左右。制作成本高、花费时间长的大型作品,也有成百上千的价格,但买的人少。”何树育说,不过也有懂行的,曾经一名南京游客一下子买走几个大件的草编作品,价值上千元。

    手艺人嘛,就想着怎样把手里的这点“活”传承下去。“大多非遗传承人,都是将技艺传给家人。因为他们耳濡目染,也有兴趣,像我的老婆和孩子都会草编。”何树育说,但是作为蚌埠市草编非遗传承人,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技艺。于是,他收了同样对草编有着浓厚好奇与兴趣的崔俊颖做了徒弟。

    今年35岁的崔俊颖,六年前正式跟着何树育学习草编。“当时就是想学这个,因为热爱所以一直坚持了六年。”崔俊颖说,草编有很多编法和手法,有的用铜丝、铁丝作骨架编织出的作品神形各异、形象逼真。今天大家所看到的草编,已远不是老一辈手中的草帽、草席、草鞋了,它更多地体现了新一代传承者的智慧和精湛技艺,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平凡草叶焕发新生的一面。

    学习草编需要刻苦努力,还需要极大的耐心。随着时间的沉淀,崔俊颖通过不断地学习、不断地研究,他的草编技术日益精湛。他学了这么多年,简单的技艺已经掌握熟练。蝴蝶、小鸟、蚂蚱、凤凰等草编小动物,在他的手里几分钟就能制作完成。

    “大件的、工艺复杂的草编,还在学习中。草编技艺是值得推敲的,无论是远距离观望还是近距离仔细地揣摩,每一个细节都要力求精致完美。”崔俊颖说,看着一件件草编在自己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,那是一种自豪,也不得不为这样工艺而感到赞叹。

    “这项技艺需要我们去发现,去保护,去得到更好地传承……”这些年来,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草编,崔俊颖跟着何树育走进了很多学校,教授学生草编技法。崔俊颖说,想要传承下去,就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。而他,始于兴趣,他会一直将草编学下去。

    来源:蚌埠日报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